新形勢衍生新對策
第一點,面對互聯網的沖擊和革命,我想我們要主動去擁抱。互聯網對我們商業的影響,我覺得也是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的影響就是我們運用互聯網營銷。第二個層次是利用互聯網改變生產流程,讓消費者和生產者直接對接。最后一個層次的應用就是進行管理,互聯網讓很多企業的管理組織都在變大,這是它最高層次的意義。
第二個,就是面對經濟的下行,我們要主動適應經濟的新常態,我們要學會在市場下行的時候怎么把企業做大做強。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個東西就是你的產品或者服務要有核心競爭力;第二,商業、盈利的模式是否經得起市場的洗禮;第三個,有沒有做大做強的團隊。
第三點,針對中國現在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我想也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我們要以設計創新和文化創新兩個角度去引領企業未來的發展。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沖擊,加上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將來消費會向兩極發展,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是去空間化和跨界,單純的家電商場,家居賣場在互聯網技術和中國的消費轉型升級面前都會遇到巨大的沖擊,大家都會向這個方向進行轉變。
最后一點,怎么面對脫實向虛。大家首先要努力實現產業和技術的結合,要學會從商品服務的運營轉向資本的運營。中國市場經濟的結果導致了人的思維的約束,固化。國家提出普惠金融,產業方面已經在改革,企業要和金融相結合。前兩天我剛好看到一個報告,中國工商銀行的行長發布了一個中國企業的資產負債比例,170%。現在已經進入了資本時代,中國的宏觀經濟已經進入了資本時代。 企業維系上百家合作伙伴的根本就是我們的金融鏈條,金融鏈條比一般的銀行他們的客戶關系好得更多,信用更好。一個企業為什么資本不能放開?充實資本比你增加負債是好很多的事情,所以我覺得現在有一些經濟學家提倡中國的民營企業如何降低資本負債率,用資本把團隊綁起來有什么不好的。

時代變革改寫家居市場
從現在開始面臨的市場環境跟以往不一樣了。第一個方面不同是中國的經濟會進一步下行。第二個新環境是互聯網對家居行業帶來的沖擊是革命的。第三個是中國的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面臨著轉型升級,原來老的生產模式,生產和營銷方法都不一樣了。我們面對第四個新的新環境是中國宏觀經濟走的是脫實向虛的道路,國家政策是否往回走,成為對家居行業有著重要影響的現實環境。
第一個環境就是互聯網帶來的沖擊和革命。互聯網已經對生產、流通、消費等社會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影響。但是目前家居行業好象還沒有那么明顯的感覺,這也是暫時的。我們的企業無論是生產還是流通環節,在互聯網新的浪潮方面,不知道如何解決線上線下,用好互聯網,那么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會發生改變。
第二個經濟的整體下行。前兩天我到杭州參加湖畔大學面試,我問馬云一個問題,2017年中國經濟比2016年好還是壞?他說壞是必然的,好是不正常的。可能在座的各位老板感覺2016年比預想的好,但2016年本來應該比2015年不好,是房價的上漲帶動了家居業的景氣。但這是政府管控的結果。
第三個,中國的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首先生產方面來說,我們前30年的生產靠的是拷貝西方的技術。經過30年。現在中國的生產結構開始從抄襲別人轉向自主創新改變。我們的消費結構也在滿足人體的物質需求向滿足精神需求轉變,衣食住行本身也在進行品質和檔次的升級。這是中國的消費發生深刻變化很重要的信號。
第四個,中國宏觀經濟脫實向虛。實體經濟正在遭受虛擬經濟的沖擊,但第一、二產業的實體沒做打好基礎,第三產業的提升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