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6年的到來,家居行業氣氛日趨緊張,新的一年家居行業又將上演哪些“大戲”?北京商報記者根據上一年度家居行業的風云變幻,把脈行業發展,做出六大猜想,或許能給爭戰市場的
辦公室裝修公司們提供些許參考與啟迪。

猜想一: 多個家居品牌從市場消失
各項環保政策爭相出臺,“外遷”和“減排”成為北京家居企業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不論是節能減排還是外遷都是動輒幾千萬的大手筆,那些實力不強的小企業既遷不動又開不了工,干脆就關門不干,養老去了。市場整體不景氣,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更加突顯,賣場、人工成本高昂,原來四五千萬元就能維持的品牌2016年恐怕難圖溫飽,被市場淘汰在所難免。
2016年人們會發現,很多以前在市場上經常看見的品牌消失,不是被環保逼停,就是被市場淘汰了。
猜想二: 線上線下渠道爭斗公開化
隨著人們消費方式的改變,電商成為家居行業避不可避的一個方向,由此而來的線上與線下兩個渠道之爭也更加激烈,在2016年雙方的斗爭將揭開面紗,實現公開化。
在2016年即將到來的前一個星期,中國家居品牌聯盟的80個主流家居企業聯名向馬云發出公開信,以不卑不亢的語言直斥淘寶售假,公開向馬云叫板,督請淘寶打假,意味著正牌家居企業正式向線上山寨產品宣戰。這意味著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的爭斗火藥味兒漸濃。
2016年,做電商還是保線下將成為很多企業不得不正視的課題,線上線下渠道的爭斗將更加公開化。家居企業自己線上線下兩大渠道的爭斗也將更趨激烈,例如大自然、芝華仕等傳統家居品牌,在線下有幾千個傳統經銷商,電商渠道與線下難以統一價格,在搶奪線上商機、應對互聯網挑戰的進程中,戰斗會越來越精彩。
猜想三: 互聯網家裝進入倒閉期
如何讓互聯網家裝從一個概念落到實處?體驗是關鍵,縱觀市場上各類打著互聯網家裝旗號的企業,比如平臺類的土巴兔、新浪、搜房等,新銳派的專業公司愛空間、悅裝網等,老牌家裝公司轉型的實創、輕舟等,能破解消費者體驗這個難題的少之又少,更何況眾多互聯網家裝在流量爭奪戰中紛紛陷入燒錢困境,薄利潤、高成本的現狀讓眾多不賺錢的互聯網公司急于融資,并舉著巨額銀子快速沖向全國,勝負手只看2016。
“90%的互聯網家裝將掉下來摔死。”居然之家董事長兼總裁汪林朋對于2016年的一句預言,揭出了互聯網家裝軟弱的本質:錢燒光了,就只剩倒閉一條路了。
猜想四: 經銷商跑路事件頻發
在過去的2015年,全國各地已經上演了多起經銷商跑路事件:6月,德爾地板鹽城經銷商卷200多名客戶定金跑路;9月,西安必美地板經銷商卷貨款跑路;11月,柳州圣保羅地板經銷商卷40萬跑路……
2016年,受市場環境影響,這種經銷商跑路的戲碼或許會愈演愈烈,甚至出現在很多人們以為可以信賴的品牌家居身上。經銷商跑路的慣常做法是以優惠誘騙消費者繞過賣場簽私單,簽到一定份上就卷款跑路,在2016年賣場需加強管理,防止跑路事件損害消費者利益,消費者購買家居用品也要加強警惕,拒絕簽私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