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黑互聯網裝修的,要么太片面,要么夸大其詞,亦或偏激攻擊,比如多在玩概念無實質優勢、低價引流無品質保障、部分用戶體驗不爽、硬裝后軟裝配飾加錢……
這里完全混淆了真偽“互聯網家裝”概念,不是打著這個旗號的就是,站在用戶角度來看,得具備“簡單、透明、品質、高性價比、體驗好”的特征;而從行業來看,得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產品服務成本,改善用戶體驗,否則都是冒牌貨,跟一個偽劣品較真,那是扯淡!
當然互聯網家裝發展過程中,確實有問題,比如獲客成本較高,施工管控有問題,供應鏈也會影響工期進度等,但相對于傳統裝修而言,已經有了很大改善。面對新事物要有包容的心態去面對,他們有一顆誠摯的心,“寒冬過后”會越來越好,熬出來是痛苦的。
垂直模式的互聯網裝修過冬了
之前,我在某次行業論壇對話時說,互聯網裝修模式的家裝公司入冬了。
一是布局還沒完成,體量還不夠。一個城市做幾十單,團隊運營、供應鏈、工程管控、線下等還是不成熟的,甚至個別城市站點可能都是虧錢的。重要的是達到盈虧平衡后,單量的差異,整個前端支持和后端落地服務執行也是不一樣的。
二是裝修本身就有淡季。年前兩個月基本都不動工了,農民工也要回家過年了,這個行業的人過年放假比較長。
三是資本趨冷,融到錢的少。上半年,垂直的互聯網家裝公司拿到錢的很少,有的是資源置換,水分很大,或者偷梁換柱換說法;下半年真正做垂直的互聯家裝公司拿到錢的更少,切設計、施工和材料太重了,目前都還跑不快,看重數據和體量的資本難以過早介入。
四是城市拓展的速度變慢。線下太重了,摸索的成本更高,需要儲備試錯的本錢,而試錯的時間成本著實比很多輕運營的產品要高不少。
也有資本可能不同意我的說法,說我們對垂直類的家裝公司看得很清楚,他們怎么走?我們看懂了。其實,這些公司怎么走自己都還在摸索中,摸著石頭過河——獲客不容易,施工管控很艱難,供應鏈沒跑通,線下重得不可思議,都無法確定我就這么走了!資本說看清
楚了,也是一廂情愿。還是,再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