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下的結構調整期,家具業的發展也漸顯疲軟,增速大幅下滑。2015年上半年國內家具總產量同比僅微增0.61%,而2014年全年增幅達到19.37%。
板式家具龍頭企業皇朝家私近年來的持續虧損,更加劇了外界對整個家具業即將“過冬”的擔憂。整個經濟環境都處在一個下行的階段,家具行業也不例外,但對行業而言,這將是一個拐點。
整體增速大幅下滑
21世紀以來,除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外,我國家具產量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速。在2010年同比增長27.80%達到7.70億件后,近年來整體保持穩定,近5年復合增長率僅5%左右,而在2015年上半年,國內家具總產量同比上年僅微增0.61%。
受累于實體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家具行業出現目前的這種困難是十分正常的。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下游產業,家具行業是最能感受到房產行業冷暖的一個行業。
中國家具經銷商聯合會會長曾震宇曾表示,市場將會加速優勝劣汰,如果家具企業沒有核心的競爭力、產品、團隊建設、物流渠道等跟不上,必然加速調整的到來。
在家具行業出口形勢也不容樂觀。2014年累計出口額520.22億美元,同比增速放緩至0.38%。2015年有所好轉,上半年出口額同比上年增長10.94%。
此外,資金不足、盲目擴張、缺乏技術等方面都是導致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的原因,同時由于國內家具產業集中度仍不高,品類多、定制化以及產業未實現自動化等因素,家具行業洗牌仍會繼續。
事實上,即使是在家具業“寒冬”的情況下,各大家具企業的生存狀況也各有差異。相比之下,定制家具企業這幾年都迎來了春天。索菲亞、好萊客等企業通過引入大規模定制化生 產設備,打造先進工廠信息化系統,已走在了潮流前端。
定制化企業崛起“網上有傳言說‘倒閉潮’,但實際上沒有特別明顯的跡象。我們目前生存得也還好,家具業寒冬至少暫時是沒有影響我們的。”一資深家具行業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需求持續疲軟的情況下,家具行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太過于零散,需要加速整合和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