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在家具定制方面體現得淋漓盡致。然而,現在的定制家具市場卻并非十全十美,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完善。當前定制家具市場的“痛點”在哪兒?消費者在定制家具時,又有哪些事情需要加以注意?

定制家具看上去很美,但如果消費者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與商家產生糾紛。對此,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與商家簽訂一份盡量詳細的合同十分必要。簽訂定制家具合 同前,消費者應認真分析合同的各項條款內容。包括合同內容明文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付款方式、安裝流程、廠家承諾的保修服務、售后服務等。安裝時一定要 細心驗收。具體來說,消費者可從以下各方面加以注意:
——材質做工等應詳細列出。一位家具行業協會的專家表示,特別是定制實木家具等定位高端的產品時,消費者務必要多留個心眼。“不良商家最慣用的手段是偷換 材料,所以消費者在簽訂購買合同時一定要寫清楚家具的材質情況,以便事后維權。”此外,在合同中應明確定制家具的材質、尺寸、五金、做工等。
——材料厚度精確到毫米。日前,消費者王先生定制了一個櫥柜,但在廠家安裝人員上門安裝時,王先生卻發現,其不銹鋼臺面板材的厚度不足。經實地測量,鋼板 的厚度只有0.6毫米,而合同約定好的是1.2毫米。王先生馬上向商家說明此事,商家很快便答應按要求重做。可如果王先生之前簽合同時沒有要求商家對板材 厚度精確到毫米,則維權很可能遇阻。
——售后服務。定制整體家具屬于大型耐用品,行業中正規的家具廠家都應有售后服務。家具訂購合同中需要事先明確規定家具的質保期、保修期、保修范圍等等。

——安裝方式及交貨時間。定制家具訂購合同里需要明確規定安裝方式,比如,由廠家上門免費安裝,還是根據路程及消費者居住樓層收一定費用等。具體的交貨時間也要明確,以免后期耽誤裝修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