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家具制造業正處于前所未有的轉型狀態。外部市場變化和技術進步正在重塑制造企業的競爭格局,迎來充滿變數和機遇的新時代。

各大生產地區的公司受這些變化的影響程度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制造商面臨哪些挑戰?他們通過什么計劃確保公司未來的成功?
為了解全球軟體家具制造業的現狀,力克與國際工業研究中心 (CSIL) 聯合采訪了一些來自中國、西歐、東歐和北美的軟體家具制造專業人士。
我們向他們了解以下方面的信息:
• 技術在其生產流程中扮演的角色
• 他們最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
• 他們克服挑戰的策略
這四個地區雖然有一些共性,但調查結果顯示北美和西歐與中國和東歐存在差異。
雙速制造業?
就聲稱已使用自動 (CNC) 裁剪解決方案的公司數量而言,中國制造商的數量緊跟東歐之后,排在第二位。但是,表示尚未在生產流程中使用自動化技術的中國調查參與者數量也是最多的 (17%),不過他們正在考慮如何做出改變。這些結果表明,中國有可能產生雙速制造業。一個速度是指已熟悉 自動化技術的公司,另一個速度是尚未完成飛躍的公司。
對于一般挑戰
•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西歐和北美的公司一般專注于流程優化、設計和產品開發及人員培訓。中國和東歐的公司則更注重升級裁剪解決方案、流程優化和培訓。
• 實現更高效率是所有地區的首要任務,尤其是在東歐。
• 77% 的調查對象表示,先進/自動化的技術至關重要,而且他們希望未來進一步開發利用此類技術。
此報告將探索中國軟體家具制造業所面臨的具體情況,著眼于中國調查參與者如何評估技術的重要性。這次調查覆蓋了驅使許多中國公司轉變業務模式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力量,然后了解制造商對他們面臨的最迫切挑戰的評估,以及他們計劃如何克服目前和未來的挑戰。
哪些變化在促使企業轉型?
全新的中國制造
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中國制造”標簽低價和劣質的隱含意義和將中國轉變為國內和國際制造王國的愿望已促使中國政府制定出“中國制造 2025”計劃。 此計劃旨在將大批量、低質量手工生產流程轉變為具有更大增值的創新驅動型制造流程,以此重振中國制造業。雖然許多中國公司很久以前已經開始數字化轉型,但政府還是將通過各種方法鼓勵那些未轉型的公司,以期轉向智能制造,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不斷發展的消費者市場
人口和經濟變化正促使中國軟體家具制造商重新調整業務優先級,集中力量開發日益繁榮的本地市場。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軟體家具消費國。一些預測顯示,到 2020 年,中國的消費經濟將增長大約一半,達到 6.5 萬億美元。此增長趨勢背后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
• 中產階層和富裕家庭人數增多
• 市場上出現了經濟更自由、更有經驗的新一代消費群體
• 電子商務的作用越來越強大。
存在大量增長機會
除私人消費需求外,中國大陸日益增多的游客也將為制造商擴大市場份額創造機會。中國是全球第四大熱門旅游目的地,去年共接待大約 5,690 萬游客。為容納越來越多的游客,到 2025 年,酒店客房數量預計將從現在的 250 萬間增加到610 萬間。
辦公家具制造是中國另一個增長市場。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的辦公家具制造龍頭。僅考慮中國主要城市,2015 年預計會增加 278 萬平方米的新辦公空間,到2016 年預計將額外完工 418 萬平方米。這些變化為面向中國市場生產軟體家具的制造商創造了大量增長機會。但他們要克服哪些挑戰才能將這些機會變成現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