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家電廠商新品推出的時間間隔逐漸縮短,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也不斷快進,其中,智能化成了產品的標桿詞匯,要是哪個品牌脫離了智能似乎就“趕不 上潮流”了。廠商的變化固然與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息息相關,但當家電企業的智能氣息迎面撲來之際,消費者卻有點“提不起勁”。

智能家電未在百姓生活普及
這廂,家電品牌與家電賣場如火如荼地推進家電智能化的進程、產品智能化大潮轟轟烈烈,那廂,消費者似乎對這些智能家居、家電并不“感冒”。
上個月網購了一臺智能掃地機的曹先生對產品的使用效果并不滿意,認為產品宣傳言過其實,機器只是像個無頭蒼蠅一般在地面到處亂竄,且只能吸附一些微小 的灰塵和污垢。他稱:“掃地機只是方便一點而已,不用拿個掃帚掃來掃去,但我并不覺得智能,最起碼哪里臟哪里不臟都不能識別,一個勁兒亂竄。”至于其他智 能產品,如冰箱、電飯鍋、空調、煙機等,曹先生表示“用都沒用過,也不打算買”。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與曹先生持有相同態度的市民不在少數。絕大多數45歲以上的市民認為家電的智能功能都是商家“圈錢”的套路,并沒有太大的實際用 處;年紀稍微年輕一點的市民則持無所謂的態度,認為只要附加價格在合理的范圍內,購買智能功能也是能夠接受的,但對于這些功能的使用,大多數還只是停留在 “先買了,或許以后用得上”的階段。
通過采訪發現,我區大多數市民目前對于智能家電的認識只停留在掃地機、電飯鍋、互聯網電視的范疇,對于在各大國際展會上推出的智能廚房、智能客廳等高端智能家電,很多人表示聞所未聞或是毫不關心。
智能化成行業大趨勢
上月,2016亞洲消費電子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物聯網”與“互聯互通”依舊成為展會的大熱話題,而作為這些主打概念的衍生物——智能家電,自多年前發展以來的市場表現始終不溫不火。
記者日前走訪了我區蘇寧、沙園、國美等家電賣場,在冰箱專區、廚衛專區、彩電專區甚至小家電專區都看到各種標榜“智能”功能的家電。在美的小家電專 柜,記者看到一只標價為2998元的金色鍋身、黑色鍋蓋的電飯鍋,同品牌的其他電飯鍋有的僅售199元,不同品牌的高端電飯鍋也不到1500元,相較之 下,該款電飯鍋的售價有點偏高。
銷售人員魏小姐向記者介紹,該款電飯鍋是美的最新款的采用采用IH火力的鈦金鼎釜電飯煲,實現側面、鍋底均衡加熱的同時讓氣流雙向720°翻滾沸騰, 煮好的米粒口感比一般的電飯鍋要好。魏小姐還說:“很多中國人跑到日本去搶電飯鍋,其實我們美的一樣可以實現那種技術。”
事實上,從智能家居概念誕生到現在,整個家電行業風起云涌,各個規矩較大的家電企業聞風起變。美的制定了“智慧家居+智能制造”雙智戰略,推出了能夠 定制個性化營養方案及管理食材的智能冰箱;格力推出了智能中央空調系統,用戶移動設備下載格力智聯APP后,通過一鍵配置與空調互聯,可隨時開關和調節室 溫;方太推出的風云魔方系列煙機除了能實現四面八方不跑煙的效果外,一旦識別廚房存在有害氣體,還能換取干凈清新的空氣……